时间:12月1日,15:00-17:00
地点:淮安城发开元名都大酒店 二楼润泽厅
主要内容:
“十五五”发展方向和目标
行业规范发展及自律探讨
循环再利用涤纶鉴别方法
行业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
废旧纺织品循环再生进展
行业运行情况分析与展望等
时间:12月2日,13:30-17:00
地点:淮安城发开元名都大酒店 名都厅前部
贺燕丽
国家发改委产业协调司原巡视员、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咨询委委员
报告题目:我国绿色低碳发展现状与今后任务
“十四五”期间,我国绿色低碳发展成就斐然:能源结构优化,产业转型加速,工业能耗强度显著下降;绿色技术(如新能源汽车、高效光伏)成果丰硕;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森林覆盖率提高,污染防治成效显著;市场机制与标准体系日趋完善。展望“十五五”,核心任务是在能源、产业、城乡、交通等全领域深化绿色变革,强化科技创新支撑,巩固生态碳汇,并完善绿色发展制度体系。纺织工业“十五五”期间,将重点围绕清洁能源替代、绿色纤维与印染技术突破、以及构建全链条循环模式、促进产业协同等方向,推动全产业链迈向深度绿色发展。
王琳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产业部
资源循环项目主任
报告题目:“十五五”中国纺织绿色可持续发展方向与路径
"十五五"时期,我国纺织工业将立足"科技、时尚、绿色、健康"新定位,以绿色低碳转型为核心,重点从四个方向推进可持续发展:一是锚定双碳目标,全面完成碳达峰任务,继续提升二次能源消费比重,推动能源结构优化,从源头降低碳排放强度。二是提升绿色制造体系,扩大绿色低碳生产技术及模式,推进数字护照、绿色认证等平台建设。三是建成废旧纤维制品循环再利用体系,突破关键技术瓶颈,实现高效回收与高值化应用,构建循环经济闭环。四是深化社会责任体系建设,扩大社会责任管理体系应用范围,建立企业社会责任披露平台,打造透明、负责任的绿色产业体系。通过系统性推进,形成"资源—生产—消费—再生"的可持续发展路径,为建设纺织强国奠定绿色根基。
林勤保
暨南大学研究员
报告题目:循环再利用涤纶鉴别方法及标准
循环再利用化学纤维(再生纤维)鉴别需求源于价格差异导致的假冒风险,现有追溯体系可信度存疑。报告提出要摒弃单一指标法,提出多维度协同鉴别技术,综合运用热分析、红外光谱、拉曼光谱、紫外光谱、气质联用等多种仪器分析手段,并结合仪器分析与机器学习构建分类模型,对再生纤维以及再生塑料原料予以鉴别。同时,介绍与再生纤维鉴别的相关标准,并介绍《循环再利用聚酯(PET)纤维鉴别试验方法 紫外可见光光度法》团体标准制订的进展情况。
左伟伟
东华大学教授
报告题目:
废旧涤纶纺织品乙二醇醇解法再生关键技术问题思考
针对废旧涤纶纺织品因成分复杂、含染料等导致回收产物品质低的问题,本报告介绍一种新型乙二醇醇解再生技术。首先,发明废旧涤纶纺织品脱色技术,纺织品脱色率可达99.8%,实现PET大分子与染料、助剂等小分子的高效分离。其次,将脱色后纺织品进行乙二醇醇解。基于对苯二甲酸双羟乙酯(BHET)相变特性开发高效纯化技术, 纯化单体rBHET的纯度达99.5%、色度值L*=99.7, a*=-1.5, b*=0.1。以rBHET缩聚制得再生PET(rPET),经熔纺牵伸处理成功获得再生涤纶。其品质(特性黏度0.692 dL g-1;端羧基含量16.1 mol t-1;熔点254 ℃;L*=90,b*=0.8)与石油基涤纶相当,证明该回收路线的可行性及工业化潜力。
蔡凌志
恒申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可持续发展战略部总监
报告题目:T2T再生锦纶—注入循环时尚新势能
报告梳理了全球纺织品行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因素,包括全球纺织品年产量的持续攀升、回收材料应用占比的逐步提升、各国产业支持政策的不断加码,以及下游服装品牌在再生纤维应用领域的相关承诺与实践。同时,详细阐述了当前再生纤维主流技术路径及下游多元化应用方向,并据此揭示行业发展面临的核心痛点,具体表现为行业认知存在偏差、产品品质参差不齐以及全链条追溯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行业发展建议,如聚焦统一标准构建、消费后废旧纺织品多组分高效回收等关键方向,精准破解下游应用市场及消费者面临的核心诉求与痛点问题,推动行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刘笑妍
山东隆众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分析师
报告题目:2025年再生短纤核心数据解读及后市发展趋势分析
2025年,再生短纤行业处于调整阶段,废旧纺织品化学法应用逐步推广,且欧盟一系列政策推动对再生材料的应用,终端品牌对再生产品应用越来越广泛,使得再生企业逐步提升产品性能及品质。然而因贸易冲突,导致出口受阻,加之内销压力较大,需求增速不及供应增速,同时原再生短纤价差较小,原生涤纶短纤反替代,再生普纤及再生中空供需矛盾加剧,导致再生普纤及再生中空价格出现下跌。亏损压力下,再生普纤及再生中空压价采购原料,不过原料再生PET因其自身供应格局影响,价格相对抗跌,成本端对再生普纤及再生中空价格形成底部支撑。 整年看来,成本逻辑弱化,供需逻辑对再生短纤影响增强。
王华平
东华大学研究员
林勤保
暨南大学研究员
崔晓冬
生态环境部环境发展中心
顾君
宁波大发新材料有限公司
总经理
Vincent 陈中维
安踏体育
可持续发展副总监
1. 会议报名
请填写会议回执,并于11月21日前反馈至会议联系人。
2. 会议费
循环再利用化学纤维生产企业免会务费(限2人/家,需提供本人名片),交通、住宿费用自理。
原料(瓶片、切片、泡料、色母粒等)、辅料(油剂、助剂等)、设备、配件等企业,注册费1500元/人,交通、住宿费用自理。
3. 住宿
淮安城发开元名都大酒店,标准间/大床间:358元/间/天(含早)。
开户名称: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
开户银行:中国银行北京针织路支行
账号:329856034014
联系人:刘莉莉13810469441
李德利
ccfaldl@126.com,15810426273
刘笑妍
1161927980@qq.com,17865921302
1.会议报名方式
此次会议提供回执报名和问卷星扫码报名两种方式,请选择其中一种方式报名参会。
2.参会代表接送站
请在回执表中写明车次或航班抵达的时间、站名,以及返程的车次或航班的时间、站名,并注明是否需要接送站,以便统一安排。
3.园区企业参观学习
12月1日13:00-15:00组织园区龙头企业参观交流,请在回执表中选择是否参加参观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