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产业链上的山东好品牌”记者见面会“‘链’出新动能”专场,邀请光威复材、泰和新材等4家企业负责人与记者见面,采用“发布+推介+展示”的形式交流山东培育壮大新材料产业情况,推介链上优质产品。
凤凰网记者:
光威复材作为碳纤维产业链的链主企业,在发挥链主技术引领,协同产业链上下游发展方面,进行了哪些创新?有哪些独特的“光威经验”?
王文义:总的来说,光威复材始终坚持创新驱动、应用牵引的发展路线。具体做法首先是注重技术人才自主培养和发动全员创新,目前公司建设的基层职工创新工作室就有50多个。第二是注重产学研用相结合,并以应用牵引为导向与各高校、科研院所开展协同创新。第三是持续大规模资金投入,公司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重常年保持在10%左右,为保持领先优势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并形成了“生产一代、研发一代、储备一代”的产品格局。第四是公司积极开发碳纤维下游应用场景,包括公司自身布局下游应用业务和与各领域客户开展深度合作,不断拓展碳纤维在低空经济、新能源、商业航天、海洋等新兴领域的应用。
创新驱动、应用牵引下,在科研方面,光威复材为全行业攻克了一系列碳纤维共性技术难题,形成了国产碳纤维及复合材料的自主知识产权体系。在人才方面,培育了一支国内领先的、完整经历过碳纤维研发、小试、中试、产业化全部环节的自有研发团队,形成了全员创新的氛围,获评山东省全员创新企业。在产品方面,光威复材打破国外封锁,布局了对标国际先进水平的全型号碳纤维产品,获评“好品山东”“山东制造·齐鲁精品”。近几年,在国内率先推出下游产品——风电叶片碳梁,这个产品是利用高效率的拉挤成型工艺,将碳纤维和树脂像钢筋混凝土那样结合起来,作为风电叶片的骨架,利用碳纤维轻质量、高强度的优点很好地解决了全球风电叶片大型化、高效化发展的难题,产品获评“山东制造·齐鲁精品”。
现场推介
明星产品
王文义:我简要介绍一下光威复材产品布局。
一、碳纤维:21世纪新材料之王
碳纤维被称为21世纪新材料之王,它轻如鸿毛、细如发丝、强胜钢铁、难比芯片,是发展国防军工和国民经济不可或缺的战略新材料。作为国内最早一批实现碳纤维国产化的企业,光威复材现拥有不同工艺路线、高中低性能的全型号碳纤维产品,还可以进行定制开发,满足不同领域的轻量化需求。目前,产品除以批量应用于以航空航天为代表的高端装备领域外,逐渐扩展到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型领域。
二、预浸料:多用途的中间材料
预浸料是一种产业链中间材料,是由碳纤维和树脂混合做成,它的上游是碳纤维、下游是制品。依托自有纤维优势,光威复材预浸料形成多元化产品体系,广泛应用于风电、航空等领域。近年来,新产品光伏领域的高透光玻璃纤维预浸料透光率超90%,为柔性光伏组件提供轻量化骨架,适配房车、户外电源等场景;新产品热塑性PEEK预浸带,耐高温且可回收,是机器人、医疗器械等领域的热门材料。
三、风电叶片碳梁:大型化的关键支撑
光威复材全球率先实现风电碳梁产业化,现有70条生产线,产品助力东方风电126米全球最长叶片通过静力试验,实现性能与成本最优平衡。凭借定制化服务成为维斯塔斯等国际巨头核心供应商,推动风电叶片向大型化、轻量化升级,年支撑碳减排超2900吨。
四、碳纤维复材制品:多领域应用的创新典范
碳纤维复材制品例如板材、管材、异型材已应用于航空、航天、3C电子、新能源汽车、建筑补强等领域,目前光威复材产品已供应在AR-500无人机、“新伊敦”轮研制翼型风帆等产品上,实现减重、节油、高效。
五、碳纤维装备及工装模具:自主可控的保障核心
光威复材自主研发全套碳纤维生产设备,实现从原丝纺丝到复合材料成型的全流程装备国产化。针对性开发定制化工装模具,精准适配不同规格碳纤维及各类复材制品的生产需求。
总的来说,我们可以用小麦理论来理解碳纤维产业链,小麦是源头基础相当于碳纤维,面粉是小麦做成的中间材料相当于预浸料,馒头、面包相当于各种的下游制品。光威复材不仅有从小麦到馒头的全产业链业务,我们还有全套的生产机器,这也是我们的独特优势所在。
威海光威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总经理王文义在见面会后回答记者现场提问。
(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高科技纤维与应用》(科技核心期刊)
欢迎订阅 欢迎投稿
投稿邮箱:ccfa625@126.com
知网在线投稿:http://gkjq.cbpt.cnki.net
《中国化学纤维》
投稿邮箱:ccfa625@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