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走进海宁 | 第30届中国国际化纤会议(海宁2025)
最新动态
走进海宁 | 第30届中国国际化纤会议(海宁2025)
2025-09-213


海宁位于长江三角洲南翼、浙江省东北部,东距上海125公里,西接杭州,南濒钱塘江,是杭州都市圈的紧密层和重要节点。海宁交通便利,客货运输畅通,水运便捷,内河航运贯通全市,京杭运河穿境而过,海宁港便捷使用。航空方面,距上海浦东机场车程2小时、杭州萧山机场车程45分钟。高铁、动车组停靠海宁站,城际铁路联通杭州海宁两地。境内五条高速公路形成“两横三纵”之势,沪杭、杭浦为两横,嘉绍、钱江隧道、杭州绕城为三纵。全市公路通车里程1474.8公里。海宁面积863平方公里(含钱塘江水域),地势平坦,河流众多,水源丰富,是典型的江南水乡。现辖8个镇、4个街道,拥有2个省级经济开发区。户籍人口72.4万人。


新发展 瞰潮城


海宁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距今约6000年的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这里繁衍生息。在春秋战国时,先后归吴属越、复为楚地,秦时(公元前221年)为长水县(今嘉兴市)县治,三国吴黄武二年(公元223年)始称盐官县,南朝陈武帝永定二年(公元558年)设海宁郡。元贞元年(公元1295年)升盐官州,因钱塘江潮溢不断,为祈“海涛宁谧”,于元天历二年(公元1329年)改名海宁州,海宁之名沿用至今。新中国成立后为海宁县,1986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撤县设市。



海宁物产丰富,市场繁荣,经济发达,是我国首批沿海对外开放县市之一,列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第16位。2024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97.16亿元。


海宁市大力推进城市国际化建设,打造洋气大气国际品质潮城,举办世界花园大会、“国际日”等,建设国际社区,国际酒店、国际学校。落实“首位战略”,高效推进杭嘉一体化先行区建设,钱塘国际新城建设紧锣密鼓,杭海数字新城创成省数字贸易标准化试点基地。打造省际产业合作园区样板,漕河泾海宁分区积极打造长三角一体化融合发展标杆园区。2024年完成进出口总额807.97亿元,其中出口总额753.15亿元,进口总额54.82亿元。全年新设外商投资企业58家,合同利用外资4.12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3.33亿美元。



海宁产业根基深厚,凭借鲜明的产业特色与强劲的发展韧性,形成 “传统产业升级引领、新兴产业加速崛起” 的良好格局。2024年,全市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867.23亿元,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515.04亿元。2024年12月,全市境内外上市公司21家,新三板挂牌企业26家。


近年来,作为中国皮革之都、中国经编名城、中国纺织产业基地,海宁三大传统产业持续突破,成功向时尚产业、新材料领域转型,获评 “中国优质原创时装基地”“中国纺织产业共富示范区”,经编产业更入选浙江省产业集群新智造试点。



皮革产业:是全国重要的皮革、皮草生产基地与贸易集散中心,2024 年, 53 家规模以上皮革企业实现产值 43.19 亿元、营业收入 45.27 亿元,稳固 “中国皮革之都” 地位。


经编产业:是全球领先的经编产品生产加工基地, “马桥经编” 以其发展速度被纺织界誉为 “马桥奇迹”。2024 年,全市 350 家规模以上经编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 334.12 亿元、营业收入 343.69 亿元,40余年实现从乡镇工业园到省级开发区的跨越式发展。


家纺产业:2024 年,全市243 家规模以上家纺企业工业总产值 175.30 亿元、营业收入 180.12 亿元,持续夯实产业优势。


此外,海宁装备制造、泛半导体、光伏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发展势头加速,已成为海宁工业新增长极,如海宁第三代半导体列入浙江省未来产业先导区,光伏列入浙江省智能光伏产业集群核心区。生命健康和航空航天产业等新兴产业正乘势崛起,为长远发展积蓄动能。


“中国名镇”织缕纵横

海宁经编产业


海宁经编产业始于20世纪80~90年代,是海宁市的三大支柱产业之一,全市拥有经编企业650多家,各类经编机5000余台,经编从业人员近10万,产业规模超800亿元,产品远销世界6大洲140多个国家。海宁是中国高速经编机和双轴向经编机的集中地,是中国起绒、氨纶面料和双轴向增强材料的生产基地。海宁的马桥镇被称为“中国经编名镇”。 “马桥经编”被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授予浙江省区域名牌称号。浙江海宁经编产业园区成立于1999年,是我国首个经编产业集群地,首批“全国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中国纺织品牌文化建设先进单位”,是一个集原料、织造、后整理、深加工、成品等环节的产业高度集中的专业园区。



海宁经编从生产蚊帐布起步,经过多年的研究、开发,产品形成了装饰、服装和产业用三大品类。


1.装饰面料系列:汽车内饰面料、装饰天花软膜、环保石塑地板、印刷膜、窗帘布等。海宁经编企业生产的汽车内饰面料,产品通过了国家火炬计划项目验收,列入了国家重点新产品,各项性能的技术指标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海宁的汽车内饰面料产品市场占有率居全球首位,已为特斯拉、长城汽车、比亚迪等大型汽车制造企业的多款车型配套,并大量出口美国、日本、德国等国家的车企。


2.服饰面料系列:海宁的经编企业具备完善的面料功能性需求响应体系,能在环保健康、户外运动、居家休闲等不同领域自主研发、生产多种高端功能性针织面料,目前已经批量配套阿迪达斯、迪卡侬、卡哈特、安踏、斐乐等国际知名运动品牌。


3.产业用经编产品系列:喷绘布、涂层篷盖材料、水池布、充气玩具布、汽车安全气囊布、风力发电机的风叶、投影幕布(膜)等。海宁产业用经编纺织品的品类和用途不断丰富,产品被广泛用于建筑业、广告业、休闲娱乐业、新能源和航空航天等多个领域,很多产品甚至直接被应用于军工领域。目前海宁生产的天花软膜、高性能柔性膜、气密材料、高透广告喷绘材料等产品在行业内处于优势地位,其中高强度涤纶丝、防静电防辐射面料、高档灯箱广告布和投影幕布等产品的技术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为了更好地推动海宁经编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在海宁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1997年12月海宁市经编行业协会成立。协会拥有会员单位200余家,会员遍及海宁本市及周边、河北、上海等地区。协会根据经编产品的分类先后成立了经编KS分会、双轴向分会和染整分会,在三个分会的基础上,还建立了革基布、灯箱广告布、机织布等专业组。


“一块布”到“一个家”

海宁家纺产业


作为中国纺联首批共建的世界级家纺产业集群,是全国大提花装饰布主要的生产基地和集散中心,拥有近8000家经营主体,产业规模近200亿元,国内市场占有率约35%,产品远销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



海宁家纺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依托完善的产业链和强大的制造能力,形成了从原料供应、面料织造、印染加工到成品销售的完整体系。产品主要涵盖高端沙发面料、窗帘面料(成品窗帘)、墙布、小家纺等整体软装解决方案,实现了从“一块布”到“一个家”的跨越。


近年来,海宁家纺正在向高质量发展转型,一方面注重技术创新保持制造优势,积极推动数字化转型,广泛应用智能织造、3D设计等新技术;另一方面加强品牌建设,培育了一批在细分市场具有显著竞争优势和影响力的知名品牌;与此同时,持续扩大产业集群影响力,每年春秋两季举办的海宁家博会已成为行业重要的展示交流和贸易平台。



未来,海宁家纺将继续推进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加强创意设计能力,提升产品附加值,努力实现从“制造”向“智造”的转型升级,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在全球家纺行业的领先地位。


创新科技筑梦

海宁新材料产业


海宁恒逸新材料有限公司位于海宁市黄湾镇,是于2017年由浙江恒逸石化有限公司和佳佰国际投资控股成立的合资公司,总占地2200亩,现有员工约3000人。



海宁恒逸新材料拥有国内先进的聚酯化纤生产装置,采用全过程智能化工序管控,生产智能化环保功能性涤纶长丝,一期150万吨环保功能性纤维项目已完成建设和投产,主要产品为聚酯切片、涤纶长丝。二期创新型绿色技术应用示范产业园项目已正式启动,项目总投资96亿元,将形成年产155万吨新型纤维材料、18万吨国产化新材料助剂的生产能力。


随着项目有序推进和产能逐步释放,海宁恒逸新材料在绿色发展、智能制造等方面不断探索,顺应行业发展新趋势,在夯实产品核心竞争力的同时,持续提升品牌形象,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第30届中国国际化纤会议(海宁2025)



下载参会通知,请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

相关链接:
通知 | 第30届中国国际化纤会议(海宁2025)即将召开
发展论坛看点前瞻 | 第30届中国国际化纤会议(海宁2025)
分论坛一看点前瞻 | 第30届中国国际化纤会议(海宁2025)
分论坛二看点前瞻及接站信息 | 第30届中国国际化纤会议(海宁2025)
分论坛三看点前瞻(附接送站信息) | 第30届中国国际化纤会议(海宁2025)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